國內首創稀土萃取分離新技術 可實現廢水零排放
2014/10/23 15:11:48點擊:
稀土萃取分離會產生高濃度氯化銨廢水的問題,長期以來未能找到良方。內蒙古介電電泳應用技術研究院在世界上首次將介電電泳技術放大應用于膜分離領域,一舉實現稀土萃取分離工業廢水零排放。9月2日經查新,這一處理廢水的工藝路線屬國內首創。
所謂介電電泳是指位于非均勻電場的中性微粒,由于介電極化而產生的平移運動。新技術借助介電電泳對粒子產生的推動和紊流效應,使污水中的極細小固體顆粒物和高濃度離子與膜面始終保持一定距離,大大減少有害物質與膜面接觸機會,避免膜面污染,提高介質通量。
介電電泳膜分離工藝包括固液分離工藝段、離子選擇分離工藝段、物質和能源回收工藝段。固液分離工藝段,將氯化銨廢水中的煤油乳化物通過微濾滲透膜,在介電電泳力的作用下富積提取再循環利用。離子選擇分離工藝段,采取多重介電電泳納濾工藝,將氯化銨濃縮分離。物質和能源回收工藝段,將分離出的高純氯化銨溶液輸入到陽離子交換膜電解槽中,氯離子向陽極電極移動生成氯氣,陰極生成氫氣。氯氣被輸入到太陽能反應器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太陽能還起到抑制次氯酸的生成;氫氣與空氣同時輸入到氫氧燃料電池發電。
經計算,每處理1噸廢水的工藝操作成本40元,以日處理量1600噸,每噸廢水含有毎升100克氯化銨計,經過這一工藝處理后生成的鹽酸和氨水分別按每噸700元和1000元的價格計,凈利潤可達11萬元。
介電電泳膜組件與傳統膜分離組件比較,提高膜穩定通量2倍以上,分離效率提高3倍以上,節能176倍,可直接用于高濃度、多成分、高黏度液體的分離。
- 上一篇:北極石油天然氣儲量探明 2014/10/23
- 下一篇:沒有啦